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劳动实践育人,2021年5657威尼斯与国盛思尔腾共建了5657威尼斯本科生劳动实践基地。12月4-5日,5657威尼斯第一批2021级本科生前往国盛思尔腾打造的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进行了两天的走访和劳动实践。
看着小小几方土地里被浇过水的包菜苗,在西沉的夕阳映照下拍下最后几张合影。吴房村之行画上了句号。
踏上返校的路途,来时还有说有笑的同学们,在疲惫感与充实感的双重作用下,纷纷进入梦乡。返程的大巴被倦意填满,吴房村渐渐成为夜幕笼罩下车窗外的一个小光点,流失在万家灯火的海洋中。
把美好的祝愿留在吴房村,我们换回了不少沉甸甸的“礼物”——那些关于梦想的故事,那些关于吴房村群像的记忆。
1. “有一天,我想把吴房的经验带回新疆去,让家乡也能够有新变化”
12月4日清晨,经济学类一班的同学们早早动身,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吴房村劳动实践活动。吴房村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是国家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此行,同学们不仅要通过劳动实践锻炼自己的劳动技能,也要在实地考察中,探索乡村振兴的经验与途径。
初抵吴房
吴房村,是一个藏着梦想的地方。
初入吴房,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同学们在室内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聆听讲解来熟悉吴房村的风土人情与发展现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结识了孙诚哥哥。这个来自新疆的九零后大学生热情地向我们讲述着自己在吴房村的工作经历,叙说着吴房村的变迁,眼神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吴房村的主人。他说:“在市区工作,每天都像是上一天的重复,而在吴房,每天起床,面对的都是新问题,每天都要想出新方法”“有一天,我想把吴房的经验带回新疆去,让家乡也能够有新变化”。
聆听工作安排
与孙诚哥哥类似的大学生在吴房还有很多。受限于生活成本,不少创业者、音乐创作者来到了吴房。吴房村收纳了他们的梦想,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为这些流离的梦想提供了落脚点。一张张不为北上广深青睐的文凭,何不打开视野,到广大的中国基层去。中国的人才会越来越阶梯化地沉淀到基层,而率先敞开胸怀拥抱基层的青年大学生,一定会占得先机。
做乡村振兴需要一种理想的情结,很难相信这样一些年轻人,舍得放弃大城市的繁荣与家乡的温暖,聚在吴房村这样一个千里之外的小村落做着辛苦的基层工作。在梦的边缘摸索前行考验着人的耐心与决心。
吴房村一景
吴房村的美,是古朴与现代化的结合。漫步于吴房村的林荫路时,同学们看到的更多是“新”,而不是“村”,感受到了政策驱动与商业化为这个小村落带来的变化。
2.“我一辈子都在吴房村,但我的孩子一定要走出去”
用过午餐,同学们前往吴房村的果汁工厂参观。这里的工厂以当地生产的水果为原料,帮助农民消化水果产能,是吴房村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尝试。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成为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如今,让现代化的乡镇企业再度利用起广大乡村的闲置资源,让产业发展渗透以人为本的精神,似乎是乡村振兴的可行举措。
劳动力人口流失是中国农村面对的普遍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吴房村运用土地流转的方式,通过整合零散的宅基地,重新规划农村的设施布局,修建“养老公寓”,将村内老人集中安置并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妥善解决了老人赡养问题。
参观当地加工厂
采访吴房村居民
同学们将要访问的就是住在公寓里的这些老人们。在那里,我们受到了热烈欢迎。或在家中,或在院落里,伴着鸡鸣与虫嚣,我们这帮大学生与老人们围坐一起亲切交流。可惜没有哪位画家留意,不然定会留下一张和谐有趣的新时代田园画。
经我们考察发现,老人们生活的地方设施齐备,有专门的护工负责照料老人生活,定期会安排文娱活动。在交流过程中,一位老奶奶的话让大家深受触动:“我一辈子都在吴房村,但我的孩子一定要走出去……我当然不愿意他们回来,能在外面扎根就不要回来,我们都有人照顾,生活过得很好”。老人家有三个儿子,都在市区有较为稳定的工作,老人与老伴身体都很健康。最让我们吃惊的是,奶奶没受过教育,却也能使用智能手机观看小视频,甚至具备一定的防诈骗知识。
小熊在吴房🐻
让儿女走出农村,是那一代人最迫切最朴实的愿望。对城乡的生活差异,我们用肉眼感知,而他们用青春年华去体会;我们的实践结业书是纸质的,而他们的结业书就被岁月刻在手上、脸上。子女接受教育走出农村,背负的是每一个老农民对改变生存环境与阶层出身的深切期望。这就是那个时代普通中国家庭的共同理想,是爱的最厚重具象。
不同于欧美,中国城市居民脱离农村的时间较短,但也正因为如此,脚上泥土未干,在血缘上、情感上,他们与部分农村居民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何精准把握乡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与老奶奶一家合影
3.“农业是我的兴趣,选择有很多,但我只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日出半边,同学们已经在吴房村农业园里集合。体力劳动是这一天的主要日程。草莓园的工作主要是批老叶与除草。闷热的大棚里,同学们脱下外套,撸起袖子,在狭窄泥泞的沟道里蹲蹲起起,不顾裤管已经沾满泥浆、汗水已经爬满额头,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劳动任务。
进入草莓种植大棚
大家一边劳动,一边交流。劳动过程中,农学专业毕业的刘彦斌哥哥从种源、销售、种植地分布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草莓种植业的现状。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讨论草莓产业的固定成本规模、成本回收周期、利润分成等问题。
家在广西的刘彦斌哥哥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他告诉我们:“农业是我的兴趣,选择有很多,我曾经设想尝试园艺等等,但我后来终于明白: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刘彦斌哥哥讲解草莓产业知识
现代农业生产,固定投资规模大,资本有机构成比例高,成本回收周期长,销售模式复杂多样。缺乏有效融资手段的广大农村集体,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如何积累原始资金,在漫长的种植周期中又如何防范风险,这些都是我们经济学的实践空间。
乡村振兴,向不同专业背景的怀揣不同梦想的人都敞开大门。机会等待我们去发现。
在草莓园里劳动🐻
4.“我现在才理解了父辈的‘努力’”
在大棚外边每个小组的“责任田”里,同学们也都忙得不可开交。从零开始种植包菜,工作量很大,时间很长,考验着每个小组的分工协作。同学们有的挖沟有的松土,有的挑水有的施肥,在南方的冬日里把一颗颗菜苗、把一颗颗希望种进了蕴育着希望和未来的土地。老师们更是亲自下田,拿起工具与同学们一同耕作,为大家示范了高效的劳动方法,将劳动实践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在责任田种包菜
种田是辛苦活,不少同学磨起了水泡,划破了皮。劳动临近结束时,有同学感慨:“我现在才理解了父辈的‘努力’”。的确,不当农民,不干农活,曾经是我们父辈努力求学进城的最大动力。有时,梦想的基础可以就这么简单。短短四十年,一半多的中国人从农田走出,走上城镇的各个岗位。这样的跨越,难度不亚于我们从三四线走进北上广。
中国历次普查城镇人口比重
低得下头 弯得下腰
经过整个白天的劳作,田里已经种满了菜苗。从地里抬起头来,站在田垄上看着被晚霞染红的天空,我们似乎感受到了父辈年轻时胸中的炽热。
5.“时间在我们这边,我们一定能蹚出一条新路子”
说起乡村振兴,人人都能有自己的理论。而将写在纸上挂在口头的理论变成实践并不容易。在吴房村的发展改造中,少不了村民的误会,甚至有的村民会在过程中敲竹杠。每一对矛盾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精力去化解。可正是这样的实践才恰恰是最宝贵的经验智慧来源,是被抽象成理论后最有张力的,也是常常被“书斋”学者忽视的。
有同学曾跟随作为下乡干部的长辈,体验过农村工作,他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村落的可容纳性。几百户人家就能形成一个小生态、小气候,每户人家都有不同的利益考虑,缺乏对民情把握的纯理论实践者往往在一工作开始会碰得头破血流。乡村工作从来都不是田园诗式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对旧有结构的破坏。乡村振兴值得更多研究。
吴房村一景
尽管沐浴着政策红利,享受着资本扶持,吴房村实现了蜕变,但我们依然看到:有限的客流、青壮年的外迁、民间资本难以被引入等一系列问题,仍旧制约着包括吴房村在内的广大中国农村地区。
在梦的边缘行走,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吴房村收留梦想,也沐浴着梦想的光辉。它代表着一种期望,代表着一种出路。但它所代表的梦的最终实现,还需要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
小熊在吴房🐻
在西方经济学主导下的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乡村总是牺牲品、附属品。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我们中国经济学人,承续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历史,梦想着能走出一条依靠乡村振兴与生态进步的新发展路径。
从杨浦区的繁华与热闹中走出,来到吴房村的简朴与静谧中,像是来到了大半个不为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我们这一代人,与泥土的距离太远,但终有一天我们还是要用脚丈量梦想的面积。终有一天,我们会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找到自己梦想的归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足够消解时代的所有虚无与焦虑。
当所有人从睡梦中挣脱,车子已至校园,两日行程正式结束。低下头,发现手中相机的屏幕亮着——那是经一人的合影。夕阳下,在吴房村的土地上,一群青年尽管疲惫,却面带笑容,这种笑的背后,是对未来的底气。
我们总愿意相信:时间在我们这边,我们一定能蹚出一条新路子!
2021级5657威尼斯一班 杨珩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