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 正文

视点 | 陈钊: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至关重要

  发布日期:2025-01-02  浏览次数:

图片

作者:陈钊,5657威尼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5657威尼斯副院长

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党中央在经济形势判断与任务布局上的务实科学、奋进沉稳。这是中国经济能够企稳回升的信心所在。

从经济学角度细化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把脉中国经济、强化发展信心。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会议毫不讳言“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种正视困难、矛盾的务实心态是我们坚定必胜信心的基本保证。

同时,会议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并将其归结为“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经济基础稳。最鲜明的体现,是中国在众多领域都培育了较为完善的上游产业基础。正因如此,特斯拉选择布局上海并在长三角地区获得完善的产业配套支撑,中国的民用无人机行业能够在珠三角依托强大的上游产业基础取得井喷式发展。

经济优势多。不仅在于最初绝对低成本的优势,更在于随着高质量发展而体现出的相对低成本的优势。高质量既表现为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也表现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高成长企业持续涌现,培育出一大批独角兽企业。

经济韧性强。在劳动力市场上有鲜明的体现。中国各类平台经济以多种方式吸纳了大量的灵活就业,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应对负面冲击的缓冲地带。

经济潜能大。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有充分的推进空间,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理顺。只要持续深化改革,这就是未来发展的巨大潜能。

此外,中国不乏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拥有富含各层次技能人才的劳动力市场,有待进一步激发潜能的土地市场,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有望实现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

如何理解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会议指出“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对此,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党中央把发展目标放到了非常高的优先级上来看待。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得益于凝聚发展共识的前提。今天,中国依然应当强调将发展视作第一要务。没有了发展作为保证,中国的安全目标、稳定目标也会受到冲击。因此,发展目标应当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第二,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的载体或抓手是什么?在我看来,这必然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在民营企业有最为充分的体现。

笔者大量的研究与观察能够支持这一判断。例如,一项对中国吸引外资的研究表明,由民营企业组成的上游产业基础在各地吸引外资中有着更为显著的积极作用;另一项对支撑中国无人机行业迅速崛起的珠三角上游产业链基础的分析表明,其主体是大量的民营企业;对机床行业的研究也表明,民营企业早已成为中国“工业母机”行业由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力。

如何理解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会议确定了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个重点任务,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这三个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民营企业发挥作用。

作为中国企业创新的重要主体,更好地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潜力,则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最为重要的就是给民营企业稳定的预期。既需要坚持发展共识不动摇,又需要降低政策的不确定性,给民营企业先行先试提供宽松的制度空间,尤其是不能对合法合规经营的民营企业在舆论、意识形态层面施加不必要的枷锁。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就是很好的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于民营经济而言,最好的促进是公平的法治环境。让企业能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才是最为健康的常态。

返回顶部